中國基金報泰勒整理
備受社會關注的房地產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終于有了最新進展。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報告在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時,也指出要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點評說:
房地產稅落地的速度在加快,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行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都屬于房地產稅。在我國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這也意味著很多人說的“房產稅”其實是“房地產稅”的一個組成部分。
最近一年,房地產調控與往年出現了明顯質變。各種房地產調控從過去的限為代表的短效機制向長效機制轉變。
但注意了穩妥推進下的房產稅,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立法過程較長,3年內落地可能性不大,房地產稅目前在積極準備草案階段,短期出臺可能性不大。
征收房地產稅是確鑿無疑的方向
在剛剛結束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房產稅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稱房地產稅立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牽頭組織起草。目前正在加快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的論證、內部征求意見等工作,爭取早日完成提請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準備工作。
如果說之前各界對于“要不要征收房地產稅”還有爭議的話,那么這次大會發言人無疑是釋放了鮮明的信號――征收房地產稅,已經是確鑿無疑的方向。
2017中國房價漲幅仍全球最快
胡潤研究院3月5日發布的《2017年度胡潤全球房價指數》顯示,中國2017年房價漲幅全球最快。
總體來看,2017年度全球房價漲幅較去年放緩。
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躍居全球房價漲幅第一,漲幅達18.8%。無錫依舊為大陸房價漲幅最快的城市,前十名中國占7位。
前50名城市共來自16個國家,其中中國最多,有24個城市進入前50,其次是美國4個,德國4個,胡潤表示:“中國房價漲幅全球最快,前10中都有7個中國城市,前50中24個中國城市?!?/p>
2017年中國樓市依舊受各地限購政策影響而持續降溫,城市排名也發生了變化。無錫依舊領跑中國房價漲幅,排名比去年上升2個名次,漲幅從34.3%下降到18.2%,但這兩年累計增長近6成。從一線城市來看,北京和上海分別比去年下降13和20位,廣州比去年上升9位,但去年房價飛速上漲的深圳卻跌出前50名。
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如何?
輿論兩極分化
對于房地產稅,之前輿論爭論較多的是其對于房價的影響。
一方面,很多人期待盡早出臺房地產稅,這樣提高房屋持有成本,那些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就會被迫脫手,讓房屋盡量回歸“用來住的”本性;
另一方面,很多學者又認為房地產稅根本不可能起到打壓房價的作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提高的成本還是會落到購房人的身上。
幾乎每次一有房地產稅的消息傳出,這兩派就會在輿論場炒的硝煙四起。實際上,這事關一個基本問題,出臺房地產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為了降低房價?還是建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收的長效機制?目的不同,自會影響后續的征收方式。
現在輿論最關心的問題已變為,什么時候收,以什么方式收。
根據發言人的表態,房地產稅的征收目前還在內部討論和征求意見階段,離正式出臺還有相當的時間。對于一個影響廣泛的稅種,多么慎重都不為過。既然方向已經明確,隨時通報進展,和公眾進行更多的溝通以凝聚共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房地產稅何時收
從大會發言人張業遂表態可以看出,房地產稅立法目前還處于草案的起草階段,從起草到立法通過并實施,期間還會涉及多次論證、調研、內部征求意見,以及對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等程序。而張業遂列舉的幾個今年還將制定的稅法中,并沒有提及房地產稅,這意味著房地產稅可能沒有納入今年人大的立法計劃中,但是目前相關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爭取早日完成提請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準備工作。
房地產稅立法涉及到對房地產現有稅費的清理、歸并以及整個稅制的調整,在降低交易環節稅收的同時,增加持有環節的稅收,而根據2020年要完成稅收法定原則的任務,房地產稅立法將在2020年前完成。
九州證券鄧海清指出,這意味著房地產稅已經列入議事日程,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房地產稅的推進是一個慎重的過程。房地產稅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作為房地產調控的重要工具,二是有助于改變我國增量稅為主的稅制體制。在房地產已經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房地產稅推出步伐應當加快。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有助于穩定來之不易的房地產價格穩定,抑制投機炒作等行為。
中信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房地產稅立法將穩步推進,根據2020年要完成稅收法定原則的任務,預計將在2020年前完成。
根據財政部部長肖捷此前提出的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原則,即“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可以預計,房地產稅立法之后,中央層面會明確一個總體框架,包括稅收征收范圍、豁免的基本條件、稅率的標準范圍等,主要是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而具體的細節則會授權各省政府進行明確,每個城市征收標準會有差異。不過,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稅的征收也會考慮到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側重抑制房地產炒作,普通老百姓無需過分擔心。
房地產稅是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增加直接稅、改善稅收結構,有利于促進空置房屋出租,發展房屋租賃市場,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目前來看,持續一年多的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抑制投機投資的短期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熱點城市樓市持續降溫,但一些都市圈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壓力猶存,仍需進一步加強調控,這也是近期多地持續出臺調控收緊政策的原因。而房地產稅的出臺將更好體現“房住不炒”的意圖,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住有所居。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是黨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務,今年推進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房地產稅怎么收?
所以,在房地產稅已經進入法律草案擬定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展開公共討論符合民眾的期待。國內有少數城市已經進行過房地產稅的試點,而國外也有相對成熟的征稅模式,但今后我們國家的房地產稅怎么收,還是存在非常多的討論空間。
國際上的房地產稅,是針對所有房屋的普遍征收,而此前重慶、上海則是針對一部分房屋征收。兩種不同的征收方面,所面臨的困難和所產生的影響截然不同。我們國家最終會采取哪一條路,需要綜合評估各方訴求和利益,而不能關起門來輕下決斷。
此前關于房地產稅,網上已有很多似是而非、以訛傳訛的消息,錯誤的信息會影響到個體利益和樓市產生負面影響?,F在官方對于“征收房地產稅”已經按下確認鍵,希望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都能更加透明,用權威的信息和公開的討論,逐步凝聚社會共識,最終確立最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征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