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br id="o1lr9"><tr id="o1lr9"></tr></nobr>

  • <s id="o1lr9"></s>

  • <sup id="o1lr9"></sup><div id="o1lr9"><tr id="o1lr9"></tr></div>
    <track id="o1lr9"><span id="o1lr9"><em id="o1lr9"></em></span></track>
    1. 客服電話:0555-2222104
      • 馬鞍山遠程/多元拍賣-專注拍賣20年!
      新聞分類: 行業新聞
      作者: ycpm
      瀏覽次數: 1151
      2020-08-31 16:00:31

      萬科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國慶前后的樓市,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悲喜劇。

      龍頭房企萬科、碧桂園、恒大的部分樓盤紛紛降價拋售。江西上饒碧桂園信州府去年國慶節前開盤,目前仍在施工,一期都還沒有交房,價格從10000元/平米降到7000元/平米,降價幅度達到了30%,大量前期已經付款的業主認為這是實質性降價,沖擊售樓處。碧桂園位于上海浦東惠南的碧桂園南郡項目,項目開賣只有兩個月,也是突然降價近30%,一夜之間將備案均價3.5萬/平米直接降到2.6萬-2.8萬/平米。

      知名房企的降價,就像本來已經“入秋”的樓市突然來了一場冷空氣,凍著的自然不僅僅是自己。這就是品牌房企的榮耀與無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傷”,你享受了萬眾矚目,就不得不承受鎂光燈下的灼痛。

      相對碧桂園,萬科的應對經驗就更豐富了。國慶節前,因郁亮充滿悲情意味的“活下去”三字,萬科持續霸屏,引發了激烈討論。為了加快資金回籠,萬科在廈門的“首開萬科白鷺郡”別墅,推出107套特價別墅,89-110平米的聯排別墅,原價500萬,現一口價278萬,直接腰斬,讓業界震驚。不過,更令人驚嘆的是,萬科在降價的時候,竟然承諾補差價,每套房補將近100萬,不少房地產從業者吼叫:“萬科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2008年和2014年,萬科經歷了兩次“降價之痛”,因為打折促銷,萬科在杭州兩度被砸售樓處,品牌形象大損,都說人不應該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被砸兩次的萬科終于看透了人性。

      房價正常的浮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能接受的,作為理性經濟人,一般情況下10%以內并不會出現“房鬧現象”,但這一次的房價打折力度太大,對購房者來說,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都無法淡定應對。

      信州府的一位業主對我說:“同樣的戶型,同樣的地段,同樣的樓層,還沒交房我就要比鄰居多交30萬。30萬,在上饒我們家不吃不喝也要三年??!”


      “房鬧”的另一方面

      “維權”是個很有意思的詞。既然是“權”,至少說明它是正當的。但在很多人看來,這群維權的業主只是一群毫無契約精神的丑陋“房鬧”者。

      契約精神,是很多人反擊“房鬧”的武器,這也是很多人認為萬科帶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的原因――一家上市房企,帶頭踐踏契約精神。

      這種說法也不能說不對。一旦像萬科這樣的龍頭房企都選擇降價補償,就必然倒逼整個行業效仿,對開發商來說,要么堅挺價格,后果是資金回籠速度放緩,面對嚴竣的外部環境,沒法提前儲備糧草;要么就在補償中失血。而對市場來說,因為有了這種降價就補的心理,導致價格機制失效,社會的投機心理爆棚,最后當樓市泡沫真的被刺破的時候,所有人都失去了彈性。

      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是,中國的購房者們,對房價毫無定價、議價能力。根據供求關系理論,供大于求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作為定價的一方,消費者本來可以用腳投票,影響供求的一端,從而決定價格的漲跌。但中國的樓市,價格受土地、金融等政策影響很大,在某種意義上是政府和開發商共同錘定的,消費者更多地只能被動接受。熟悉房地產的人都知道,開發商為了抬高房價,經常會造勢,利用與購房者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制造“買到就是賺到”,制造房價要飛漲的假象。因此,購房者求漲的心態,很大一部分是非市場因素所致。

      在一個缺乏契約精神的行業,只要求購房者遵守契約精神,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不可否認,一降價就鬧事,確實反應出中國樓市有相當大的投機性,特別是在中國國民當前資產配置超過65%放在樓市的情況下,投資還是投機其實已經分不清。但開發商一夜之間降價30%甚至一半,很難說是市場行為還是人為操縱。從這個角度來看,購房者的維權,維護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利益,也是對中國畸形房地產市場的抗爭。


      房企過冬,降價的后果誰來承擔?

      樓市的調控影響正逐漸顯現,傳統的“金九銀十”已經在打折促銷的鬧劇中涼涼,自2016年10月至今的這一輪樓市調控,正在逐步分化房企,一方面是強者恒強,房企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像萬科這樣的龍頭也在高喊“活下去”。

      龍頭房企境遇各異。萬科雖然喊得最響,但其處境不差。在萬科推出降價促銷補差價的同時,有媒體又翻出萬科的段子。在一片悲觀言論下,萬科卻開啟“買買買”模式,三季度拿地更是近500億元,相當于“恒大+碧桂園+保利+融創”四大龍頭房企拿地金額總和。

      | 高喊“活下去”的萬科三季度近500億拿地

      所謂“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在上一篇文章《房地產市場到了喊“活下去”的時候嗎?》中我也提出,房企的白銀時代并不意味著“活不下去”了,而是在經濟大環境下的自保而已。

      萬科的這一波“買買買”中,其中的標的來自于同為品牌房企的華夏幸福。10月9日,華夏幸福公告,擬與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就華夏幸福環京區域33.93萬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簽署合作協議,暫定交易價款約為32.34億元。根據公告,萬科擬通過收購華夏幸福5家項目公司的部分股權的方式,合作開發華夏幸福位于涿州、大廠、廊坊和霸州市的10宗土地項目。

      華夏幸福今年困難重重,在監管不斷趨嚴的情況下,融資出現問題,銷售又難以大幅度提升,產業新城建設在這兩年也一直遭遇爭議,今年的銷售榜上,華夏幸福已經掉隊,前三季度只錄得1101億銷售,跌出TOP10,排13位?!皠C冬來臨”,華夏幸福的自救是“賣賣賣”,除了今年7月份向平安資管轉讓19.70%股份,籌得137.7億元外,此次向萬科轉讓權益也是籌集糧草過冬之舉。

      對華夏幸福這樣的品牌房企來說,前期有豐富的土儲和項目儲備,賣掉權益資產依然可以補充現金流。天風證券研報稱,今年上半年,龍頭房企籌資活動現金流依然維持大規模凈流入,規模同比增長142.4%。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真正容易出問題的是那些有息負債規模較大、融資成本高的房企。一旦銷售規模放緩,資金鏈就有可能斷裂。業內最關注的兩家龍頭房企是碧桂園和恒大。這兩家民企巨頭的顯著特點是高負債、高周轉、三四線項目比重高。

      此次降價風波中,“碧萬恒”三家龍頭企業,恒大雖然沒有風波,但降價促銷也沒閑著。國慶期間,恒大推出國內全部樓盤8.9折,如果將全部優惠進行疊加,最低可至7.4折,更勝于今年2月份8.8折的促銷力度。恒大雖然今年銷售持續增長,但一直為外界詬病的負債率高企的問題依然存在。自2017年中期以來,恒大也把降低負債率作為階段性目標,力圖優化債務結構。但從中期報告可以看出,相較2017年年末,2018年上半年恒大的凈負債率降低了56.4個百分點,為127.3%,仍處在高位。降價促銷,加快回款,對恒大這樣高負債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從行業情況來看,房企經營環境確實已經持續惡化,房企過冬,房企都開始自救、自保,未來打折促銷、“賣賣賣”和“買買買”可能都是常態。只是這種情況下,誰來考慮購房業主的利益?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91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尤物_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1电影_日本AV无码电影在线观看_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2. <nobr id="o1lr9"><tr id="o1lr9"></tr></nobr>

    3. <s id="o1lr9"></s>

    4. <sup id="o1lr9"></sup><div id="o1lr9"><tr id="o1lr9"></tr></div>
      <track id="o1lr9"><span id="o1lr9"><em id="o1lr9"></em></span></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