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合肥市地下管線條例》計劃2019年年初正式施行,將有效防范野蠻施工帶來的安全風險。該條例開創了安徽地方立法規范地下管線管理的先河,標志著全市地下管線管理進入有法可依時代。
合肥城市建設管理迎來里程碑
近年來,合肥曾多次出現因盲目施工挖斷燃氣管道的事情,給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因此,根據新規,將進一步規范地下管線的建設程序。
比如, 建設單位在工程設計前,應當取得相關區域的既有地下管線現狀資料后進行工程設計;未取得地下管線現狀資料的,不得組織建設工程設計和施工。
既有地下管線分布復雜或者現狀資料不符合地下管線現狀的,地下管線建設單位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現場探測。對于可能涉及危險化學品管道的施工作業,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會同有關單位,制定施工方案,明確安全責任。
建委相關人士指出, 《條例》是全省地方立法規范地下管線管理的第一例,是地方立法的創新和有益嘗試,對于合肥的城市建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標志著合肥的地下管線建設和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建立地下管線安全監測預警機制
新規還完善了地下管線安全運行體系,明確提出建立地下管線安全監測預警機制,重點監測監控輸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質以及其他可能產生危險情形的地下管線。
主管單位要對地下管線進行日常巡查和維護,定期評估運行狀態,排查可能影響地下管線安全和威脅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隱患;并依據地下管線設計使用年限和運行狀態,對老舊地下管線進行更新改造。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遷移、變更地下管線。確需遷移、變更地下管線的,管線單位應當按照規定辦理規劃、施工等審批手續。
如果企業或個人有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最高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此外,還將記入不良信用檔案,并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