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房企資金杠桿率降至歷史低位
證券時報 2012/6/29
雖然歷經3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降息以及政策對于首套剛需房貸的支持,但目前房企巨大的資金壓力仍然未能緩解,資金鏈緊張成為了房企的共同困境。1月~5月,房企的資金杠桿率降至2.35的歷史低位。
據證券時報網絡數據部統計,2011年房地產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72.43%,而該數據在2010年和2009年分別為71.26%和65.9%,呈逐年上升趨勢。在2011年A股13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中,負債率超過80%的有17家,而在2010年該數據為12家。此外,資產負債率在60%以上80%以下的企業共有65家。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合計資金來源3.4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較1~4月上漲0.6個百分點;其中,除國內貸款和自籌資金同比增長外,其他如利用外資、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均同比下降,多項數據處于歷史低位。1~5月自籌資金占比較2011年全年上升1個百分點至42%,明顯高于2009年的31%和2010年的37%,資金杠桿率已經達到了2.35的歷史低位(2009年~2011年的資金杠桿率分別為3.19、2.71和2.44),也較今年的1~4月的2.39進一步下降,說明資金壓力依然巨大。
而對于6月初降息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各機構觀點多傾向認為,降息將導致整個融資環境有所改善,如信托、基金以及一些民間融資渠道的融資成本也將有所下降,幅度雖然不會很大,但是也是一個向好的趨勢。按照以往經驗來看,此次降息或許只是新一輪降息周期剛剛啟動,后續存在不定期降息的可能性。市場的總體融資環境將逐漸趨好,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利好或將逐步釋放。
但也有持不同意見的市場人士認為,現在的調控政策放松不再是實體經濟上升途中的休整或換擋,而是經濟下行趨勢得以確認的大背景下的刺激手段,因此,現在的努力是在保實體經濟增長避免出現大的回落,對應到資本市場上不再是業績的增長快慢問題,而是維持整個系統的資產質量問題。尤其是對銀行、地產等行業,主要是要維持資產質量,緩解生存困境等問題,盡量不產生資產減計導致的虧損和壞賬。而要形成這種預期可能需要多次的降息和降準,以及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