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3季度以來,樓市全面升溫的勢頭呈現:地方政府開始密集推地,甚至在不碰“紅線”的前提下想方設法給房地產“松綁”;開發商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融資拿地兩不誤。與此同時,7、8月份70大中城市價格有所上漲,重點城市價格有反彈苗頭。
就在市場預期開始看漲之時,監管各方接連發力,釋放“維穩市場預期”的信號。
北京叫停10宗土地出讓
而此前的
北京土地儲備中心表示,叫停10宗土地出讓主要是為了“對規劃內容和出讓規則進行修改”,修改后這些地塊將重新入市交易。中原地產研究機構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暫停出讓的10地塊均處于較受關注區域。如果不調整方案,可能會造成“地王”頻出的現象,從而影響購房者對市場的判斷,波及調控效果。
多位業內人士亦向新華網記者表示,叫停是為了給“復蘇”的土地市場降溫,以維穩市場預期。8月以來,多個地方政府密集推地,龍頭房企頻頻拿地,土地溢價率也一路走高。其中
多地預售證審批從嚴
與叫停土地拍賣相對應,近來各地住建委從嚴批審預售證,對新入市項目的數量、定價等均有所控制。
北京雖未對出臺“限售”政策,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亦表示,北京房價總體平穩,應不會出新政策。但近日新華網記者在走訪樓盤時發現,北京多個項目均因預售證問題而不得不延遲開盤,其中包括金融街?融匯、K2?清水灣、凱德錦繡、路勁?世界城等。
“項目早已達到預售要求,但現在預售證控制得很嚴,原本計劃8月開盤,估計要延遲到10月底了?!苯鹑诮?融匯的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儲蓄了充足的客源,拿不到預售證公司上上下下都很著急?!?SPAN lang=EN-US>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是政府期翼通過調節預售證發放時間來穩定房價。尤其北京新盤近兩個月入市項目較多,如果同時發放預售證,在市場上漲預期強烈的情況下,很可能突然促成量價齊升的成交高峰現象,進而炒高房價。
另外,青島、南京等地也傳出預售審批從嚴的情況。據媒體報道,部分城市住建委在批預售證時,設置了幾道紅線:一是新開盤和區域內在售樓盤均價對比;二是老項目后期的預售價格和上一期的銷售價格對比。整體來看,要求房價漲幅不超過10%。
抑制房價反彈壓力猶存
與此同時,住建部負責人還公開表示:將適時對執行調控政策不力、放松調控政策,造成房價過快上漲的地區實行問責。由此可見,政府維穩市場預期,抑制房價反彈的決心十分堅定。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向新華網記者表示,抑制房價反彈確實重在穩定預期。但土地和樓盤的“限售”,都只是暫時性地抑制了需求,倘若這些需求一并迸發,而后續供應量又跟不上,待售房面積不足的問題將會逐步凸顯,北京等部分房價明顯偏高的城市房價反彈的風險不容忽視。
鏈家地產市場部常清亦向新華網記者表示,利用行政手段進行調控,自然會對維穩預期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會影響到市場供應,不能作為長期的調控手段。但若房價持續出現上漲苗頭,政府需要采用其他手段來抑制價格反彈。
事實也表明,抑制房價反彈的壓力猶存。就在北京停止出讓土地后的第3天,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地塊三商業金融用地和體育用地項目成交,金融街控股以34.2477億元競得,平均樓面價30428.9元/平方米,刷新今年商業地塊的總價與單價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