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種形式以何種方式讓土地市場出現“高溢價”、“地王”現象,在房地產市場仍然以“降價跑量”為主的環境下,土地市場出現“高溢價”、“地王”不是一件好事情。
觀點地產網
無論何種形式以何種方式讓土地市場出現“高溢價”、“地王”現象,在房地產市場仍然以“降價跑量”為主的環境下,土地市場出現“高溢價”、“地王”不是一件好事情。
土地市場“高溢價”、“地王”是魔鬼,如果當前土地市場正在醞釀2009-2010年土地市場復蘇的行情,這極有可能是市場走向出現偏差,這或將導致樓市調控政策由當前的定向“微調”為主的時期轉為再度收緊。
今年以來,在樓市“微調”政策的刺激下,開發商采取“以價換量”策略市場成交量被激活,成交量持續回暖之后開發企業資金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降價的動力就會逐步消失,最終會選擇房價降幅收窄或漲價。而樓盤一旦降價活動停止市場就處于僵持狀態,陷入的觀望氣氛,市場成交量出現萎縮。當前市場處于階段性的觀望狀態。
十一前后的上海商品住宅市場成交狀況亦是如此。具體而言,當前市場處于階段性的觀望狀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市場成交量回暖之后,開發企業資金面不太緊張,部分開發商或主動或被動地繼續博弈市場,開發商推盤節奏的放緩供應量的減少,從而影響市場成交量及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倒逼地方政府出臺“刺激”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開發商利用活動營銷、房展會等時機,發出樓盤價格降幅收窄甚至炒作買漲不買跌的市場漲價預期,及部分城市銀行首套房貸利率恢復基準導致購房者購房成本增加,導致部分購房者進一步觀望。
從10月商品住宅市場成交量趨勢來看,10月難說有突破性的成交量,一方面開盤量不如之前多,另外,在漲價預期博弈的市場背景下,成交量勢必會短期內出現萎縮的跡象,難以出現火爆行情,但是,基本需求仍然會繼續釋放。2012年剩余11-12月兩個月上市房企應該會集中跑量,因為大多數大型或上市房企有年度銷售業績指標及年報的要求。
從房價促銷力度角度來講,大幅促銷的可能性不大,開發商資金沒有之前那么緊張了,估計小幅微幅降價促銷成為市場主流。從價格走勢角度來看,無論目前短期還是中長期,防止房價報復性反彈將成為政府政策及市場極為關心的話題和重點。
另外,從土地市場來看,由保利競得的總價達45億元的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 “地王”也不意味著土地市場的回暖。
因為在整個市場“基本面”尚未完全回暖的市場背景下,總價、單價“地王”只能是少數大型房企的“游戲”,而對于大多數中小房企而言只能望而卻步。
其次,當前土地市場溢價率并不高,并且也和“低起拍價”價格有關系,并且大多數地王拿地企業相對謹慎,也說明土地市場并非回暖。且今年以來高溢價和地王地塊大多數和地塊位置區位確實比較好,比如在市中心核心區域、濱江豪宅板塊、城市副中心、新區、新城中心核心地段,地段位置較好地塊當然會受到市場的追捧,但這些地塊不代表整個市場的趨勢。
此外,從土地市場來看,拿地主體企業來看已經呈現出分化態勢。拿地主體基本上為高周轉類型企業及央企地產企業,這些企業在前期通過降價跑量回籠資金,在下半年政府集中推地的這個階段開始補倉拿地,而中小企業及高端產品定位的房企拿地動作及力度由于現金流不暢、對未來市場預期不明朗等均不及高周轉類型企業及央企地產企業。
從這些企業拿地的時機及原因原來來看,一方面是市場成交量持續回升之后開發企業資金面不是太緊張了,市場基本面在成交量回升幾個月之后開始慢慢向好的方向轉,開發企業才會開始謹慎拿地;另一方面,土地市場價格尚是相對較低的時候,此時正值政府大規模推地的時機,應該來說,是比較好的拿地“換倉”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