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樓市調控持續深入的一年。房地產市場業績分化愈演愈烈,龍頭企業依賴自身資金優勢“以價換量”,銷售業績大幅提升;與此同時,中小房企在資金壓力下“斷臂求生”,轉讓股權;還有一些房企“另謀出路”,尋求轉型,走向多元化經營。房產企業“圈塊地就能掙錢,賣棟樓就能發財”的集體暴利時代逐漸走向終結。
業績分化 行業集中大勢已來
最新數據顯示,1至11月,萬科、保利、恒大分別實現1271.5億元、920.32億元、846.3億元銷售額,均已超過去年三家公司的全年銷售額。恒大更是宣布提前完成全年800億元的銷售計劃。
調控之下,龍頭房企依舊風光無限,但實際上不少房企的日子卻并不好過。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有23家A股上市房企凈利潤為負,處于虧損狀態。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京投銀泰,虧損近2億元;其次是嘉凱城,虧損1.56億元;其余虧損房企,虧損額均在1億元以內。
上市房企內部業績分化明顯,使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127家A股上市房企共實現328.20億元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僅增長1.21%。其中,萬科、保利、招商等前十大房企,凈利潤高達188.26億元,同比上漲14.22%,占127家上市房企凈利潤的57.36%。而去年同期,前十大房企的凈利潤占比為50.82%。由此可見,今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房企凈利潤前十強的集中度提升了6.54個百分點。
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表示,當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上,開發商太多,行業集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資金趨緊 股權轉讓風起云涌
2012年,房地產行業股權轉讓延續了2011年的火熱態勢。樓市調控下,銀行貸款難獲批,存貨難消化,兩大難題之下,很多房企面對資金趨緊問題,不得不轉讓股權“斷臂求生”。
同樣是
世榮兆業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行業共發生60起并購案例,涉及25.26億美元。而三季度,中國房地產行業并購呈現大幅增長態勢,共有23起并購案例,涉及14.43億美元,占當季所有行業并購總額的22%,成為三季度并購金額最高的行業。
另謀出路 多元化經營大行其道
除了轉讓股權外,不少房企開始另謀出路,開始進軍其他行業,以求通過多元化經營支撐企業發展、分散經營風險、拓寬利潤渠道。
研究顯示,商業、金融、礦產能源等行業正在成為房企多元化經營的熱點進入行業。隨著房企逐步向商業地產、旅游地產或產業地產的進軍,房企十分自然地開始涉足酒店、百貨、影院等商業經營;中海、金地、華潤、綠城、萬通、嘉凱城、世貿、復地等房企已設立產業基金;中天城投、中潤投資、鼎立股份、華業地產等近1/6的A股上市房企開始“涉礦”。
在剛剛閉幕的第十四屆住交會上,房企轉型也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認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這個大池塘里,魚太多了,已經多到養不下的地步,因此必須轉型和調整。但是,由于前十年房地產行業賺錢太容易,沒有培養出大量實力堅強的房企。因此,這決定了房企轉型之路并不容易,成功概率不大。林中認為,轉型是一個取舍,具體如何轉型,取決于企業掌握哪些資源、擁有哪些能力,這與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