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部門上周發布的數據表明,最近,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增多、漲幅擴大,部分城市房價存在反彈壓力。在加強房地產調控的同時,有必要深化包括房產稅制改革在內的一系列制度建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合理的稅收制度和必要的調控有助房地產市場發展。對中國而言,加快房產稅制等改革,促進住房的理性消費,減少資源浪費,符合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此前,中國對房地產稅的改革進行了試點,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一些財稅專家和宏觀調控部門人士提出了“對首套面積合理的住房免稅、二套及以上套數商品房實施由低到高的累進稅率”的建議,做到既不影響剛性需求的釋放,又能遏制投資投機行為,為地方開辟新的稅源。(編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去年12月發布題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2》的報告建議,為遏制地方政府經營土地的沖動,可以考慮將一次性收取的土地租金,和集中在開發和銷售環節的稅收整合為統一的房地產稅,探索在不動產保有環節統一征收以房地產價值為稅基的物業稅或不動產稅,尤其是對居民房產征稅,作為地方穩定的大宗財政收入來源。報告同時稱,可以考慮將一次性收取幾十年的土地出讓金,改為每年收取一次土地年租金,由此減弱地方政府盲目出讓土地的內在驅動力。)
加快房產稅制改革,需要相關部門廣集民智,問計于民,做好房產稅制的框架設計。
一些專家提出,以公平合理的房產稅取代現行“限購”等行政調控措施,可以實現多贏:既可以讓兩套以上的多套房進入市場流通,增加市場房源;高收入者在享用豪宅大院的同時,每年向當地繳納數萬乃至數十萬元的房產稅,專門用于保障房建設,讓更多的住房困難戶獲益。這不但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也可讓高收入者贏得社會更多尊重。
在法律方面,房地產交易環節征收的有關稅種需要簡化和合并?,F行土地出讓金是土地使用權的價格,房地產稅是國家對不動產保有環節繳納的法定稅負,兩者不存在所謂不可克服的“法理障礙”和不可解決的“重復征收”問題。
深化房地產稅制改革已成為政府既定的目標。財政部長謝旭人不久前撰文指出:“構建合理完善的房地產稅收制度,有效調節財富分配。統籌推進房地產稅費改革,逐步改變目前房地產開發、流轉、保有環節各類收費和稅收并存的狀況?!?/SPAN>
近兩年來,圍繞房地產要不要調控的爭議聲逐漸消失,2013年調控方向不變已成為各方共識。但是,房地產調控究竟使用哪些手段措施,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議不小。據媒體報道,北京市政協委員、中財大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日前在北京“兩會”期間提出,北京要試點房產稅,并以此取代限購政策。作為一個稅務專家,劉桓同時還是國務院參事。
日前,在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提出,北京市房屋限購政策應適時退出,放開高價商品房的限購,而代之以在高房價區域試點房產稅。
“最嚴厲樓市調控措施”的“限購令”已經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地區實行了兩年時間。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北京將繼續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不放松,并將進一步完善購房資格審核機制,并將與其他相關部門聯動檢查限購執行,堅決遏制投資投機型需求。
而日前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在北京兩會上提出,本市實行的房屋限購政策已到了適時退出的時候,應該放開高價商品房的限購,并可考慮先在本市高房價區域試點房產稅。
劉桓表示,政府考慮問題應更長遠。當前,物價漲幅普遍趨高,不存在衣食行價格全部趨漲、只有房價不漲的道理,因此限購政策效應已經減弱。如果讓限購政策逐步退出,代之為房產稅,使持有房產者負擔加大,新舉措就將有效抑制高價房的炒作,平抑房價。
他建議,最近北京房價出現新一輪上漲趨勢,本市其實可以以此為契機,考慮讓房屋限購政策適時退出,代之以在本市高房價區域試點房產稅,如在城六區先劃定部分高檔商品房區域試點房產稅。積累經驗后,再逐步推廣房產稅。
不過從上海、重慶兩座已經試點地區的情況看,無論是在抑制房價上漲還是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上,房產稅效果并不明顯。重慶官方消息,2011年,重慶市地方財政收入超過2900億元,而當年房產稅收入約1億元;上海市財政局數據則顯示,2011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3429.8億元,其中房產稅僅22.1億元。
對此,劉桓認為,上海和重慶試點房產稅不成功,與其限制條件過于苛刻有關。如上海不對存量房征稅,重慶只對高價的存量房征稅。這使得其稅源短缺,實施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