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盤點十年房價”的微博引發網民熱議,十年間全國城鎮平均房價從2381元上漲到5791元,上漲143%。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房價更是翻了幾倍。
從2003年的“支柱產業”,到2010年的“房地產業不能作為城市經濟支柱產業”,在模糊不清的身份定位中,房地產一路高歌猛進。
過去十年中,房價越調越漲。一些專家認為,這與房地產市場的定位不清有關,導致“調控”變“空調”。
2003年國務院18號文件首次明確指出:“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贝撕?SPAN lang=EN-US>,房地產一路高歌、迅猛發展。
但到了
隨著城鎮化再次被熱議,房地產的“支柱”還是“去支柱”化,再次成為討論焦點,需要及時厘清。
“房地產究竟是消費品還是投資品,每個階段都不同?!焙邶埥セ鶄I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日紅說,目前的政策取向,更多強調住房的民生性質,對投資則是“堅決抑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院副院長竇曉玉表示,從當前政策取向來說,重點還是支持基本住房需求、首次購房需求的民生性需求,這是百姓“住有所居”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但房地產業也具有投資屬性,這部分屬性可以交給市場,通過征稅等措施,實現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調控應堅持“兩條腿”走路,政府主要抓保障性住房建設,市場能解決的就必須交給市場。
房價屢調屢漲,還與一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有關。統計顯示,2010年,上海、北京的土地出讓金均超過1000億元,占當地財政收入的近一半。
“政府熱衷賣地,抬高了房價;房價高漲,政府又有更多的稅收,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鄙轿鹘ㄖこ炭偣靖笨偨浝砹鴺淞终f,“依靠土地財政不是長期行為,也不是健康行為,是一種類似‘毒癮’的依賴癥,必須下大力氣戒除?!?SPAN lang=EN-US>
“要改變靠房地產拉動GDP的經濟發展模式,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找到替代產業?!敝袊康禺a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說,一些地方經濟發展得好,產業經濟發達,對房地產的依賴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