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7月19日通知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央行要求,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同時,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仍保持原區間不變,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對于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業內人士大多認為此舉對房地產市場總體有利,大型開發商受益更多,中小房企融資難困境可能加劇,而購房者短期內難獲政策紅利。
房企大洗牌加速
克爾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晨青:
從企業層面上看,大開發商和央企國企將在貸款利率議價過程中取得更多實惠,獲得更多的貸款和更低的利率,而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則未必能得到即時的改善,這將使整個行業強者恒強的局面更加顯著,行業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升。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
大型品牌開發企業由于需求額度較大,具有和銀行議價的優勢,有可能爭取到利率較低的貸款。而在流動性緊張的市場背景下,銀行對于中小房企開發貸款的限制會更加明顯。
例如,去年以來,建設銀行已向全國38家分行下發2012年房地產行業信貸調整的文件,規定:分支機構不得對小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開發貸占對公貸款比例超過15%的一級分行、各限購地級市所在地分行,應嚴格控制新增貸款投放,降低集中度。
從長遠看,市場集中度將加速提升,不同房企之間分化加劇,最終形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市場局面。
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谷文勝:全面開放貸款利率管制,將有利于銀行和企業之間自主協商貸款利率優惠的空間。就目前看,銀行比較愿意放貸給優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給予基準利率乃至9折優惠貸款利率。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商業銀行間對優質客戶的競爭或將加劇,如此將在利率或服務上給房企更好的支持。
上海華江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史惠娟:現在房地產開發貸款的來源渠道已經呈多樣化趨勢,有銀行貸款,也有公募、私募基金,還有信托、影子銀行等等,房企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貸款渠道。取消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將會推動銀行更積極地參與市場競爭,而優質的房企也有機會從中獲得政策紅利。
購房者難獲優惠
楊晨青:在短期內,無論是首套房還是二套房購房,其貸款利率仍將維持現有水平??紤]到目前針對首套房的貸款利率并未緊貼優惠利率下限,因此不排除個別城市、個別銀行會將貸款利率適當降低,但在資金依然偏緊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嘗試將只能停留在局部。利率市場化推進、貸款利率降低對房地產需求端的影響總體上是正面的,從中長期來看,其將增加住房需求可持續釋放的確定性。但相對于供給的影響,對于需求的影響偏弱,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形成決定性作用。
張宏偉:從政策面角度來講,通過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仍然是調控政策唯一不變的話題,政策調整的核心仍然是保證居民家庭首套房需求,讓商品住宅市場回歸居住屬性。
近日流動性緊張導致貨幣市場利率上升,對一些銀行的利潤會產生影響,而這些銀行還對近期的貸款質量預期有所改變,在流動性緊張的市場背景下,收窄首套房貸優惠、上浮房貸利率、房貸審批周期拉長等已成為部分銀行緩解流動性緊張的既定措施。這似乎是與政策層面背道而馳,首套自住購房者繼續享受到比較低的房貸優惠愿望可能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