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p>
這是否意味著調控方向的轉變?對此,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暨房地產法規政策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志剛認為,從當前經濟形勢和此前中央決策層釋放的改革信號來看,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至少有兩點可期。
胡志剛認為,首先,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動力仍然強勁,但與過去相比,中央對房價上漲的容忍度提高,不輕易出手。從各種經濟改革跡象來看,系統地解決經濟增長中的房地產泡沫隱患是必然的政策取向。
這從近期掀起的地方債審計風暴中可見端倪,摸清“家底”,對癥下藥,最終還是要通過進行新型城鎮化的投融資機制改革,實現地方政府財權、事權的相互匹配,徹底走出土地財政的泡沫化陰影。其次,就房地產調控手段的取舍和出手時間來看,如果套用宏觀調控的“上限”、“下限”來解讀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住房價格泡沫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上下限”就是“第三只手”出手的依據和指向。
圍繞這兩個目標的稅收改革、基本住房保障條例等都將適時出臺,為建立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做深層次的鋪墊。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有望回歸行業本來面目,走向由市場規律主導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