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公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即“以房養老”。
7年前,筆者曾關注過住房反抵押貸款,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以房養老”,在國外相當普遍,北京、上海等地曾嘗試,卻并未取得樂觀效果。
如今有關以房養老的政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樓市上一直都這樣,一部分房奴過著“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茹毛飲血”的悲慘生活或者叫做簡單生活,而另有一部分房奴呢,盡管生活同樣拮據,但是還能算過得去的那種,整日里也是風里來雨里去,卻從不把“欠債還錢”當作那么無奈的事,反而能夠在苦中作樂。
可你萬萬沒想到,還有一部分年齡稍大點的人過著什么日子呢?那就是他們辛勤勞作、誓死要爭當房奴卻心中只有一個目標――老了還能有個著落?;蛟S你要問了,年齡也老大不小了(現在做房奴的多是年輕人),風風火火好容易把債還清了,可是這一輩子也到了風燭殘年了,還有什么意義???不,這種人有一個口號:誓死當房奴只為防老。
這句話對我們來說似乎不可思議,但從他們堅定的信念中可以看出那種不買到房誓不罷休的勁頭。其實這種人也是社會上的少數,這部分人多是積蓄不多,待日后只能靠僅有的退休金生活。我們知道老人通常的做法是將房產傳給子女,但是有的老人沒有子女;有的子女本身有住房,他們真正的負擔是父母的贍養開支;也有的子女無法盡到贍養義務,老人的收入又不足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如果能使老年人價值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自住房產在其有生之年逐漸變現,使其具有自己安排晚年生活的支付能力,同時又能繼續使用這套房屋,無疑是解決這些人養老問題的好辦法。
其實這就是新興起的“住房反向抵押貸款”,該方案可以投保以房養老。投保人可以用居住房屋的產權作抵押,按月從保險公司領取現金直到身故。這相當于保險公司通過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買投保人擁有的房屋產權。其操作形式類似于把“住房抵押貸款”反過來做,因此被稱作“反向抵押貸款”。
這部分誓死當房奴的就是看中了這一點。因為他們知道,雖然辛辛苦苦還完貸款自己也離退休不遠了,但是能夠在有生之年住上自己的親房子也就心滿意足了。況且他們深信,辛苦一輩子老了更應該講究生活品味、更應該學會享受生活,既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又能將房產提前變現用于養老。因此自打“反向抵押貸款”一提出,這些人可以說眼冒金光,似乎看到另一種希望,終于找到了久尋未果的奮斗目標。從此,他們的生活不再是一片蒼白,因為他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還有很多孤寡老人,過去單位給分房子,自己貼錢買了下來??墒峭诵莺鬀]了經濟收入。一個人住著兩室一廳的房子,卻拿著每月的最低社會保障度日。日子艱難不說,將來去世后房子卻只能留給近親繼承。勞碌了一世,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這讓他們覺得很不值。
上面這個例子恰恰是現在諸多不惑之年的無房者甘愿貸款作房奴的理由,因為他們有朝一日有反過來享受吃月供的權利。身份不同,自我陶醉。
盡管說起來簡單,部分人也非常支持,但是畢竟涉及到養老、遺產繼承、傳統的親子關系等等復雜的問題。所以此方案實施起來應當是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