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退休了,就在上海開家養老院?!币晃环康禺a大佬在多年以前告訴記者。當時,所謂養老概念尚未興起,而現在卻已成為熱門。不知那些頗具先見之明的企業家是否已提前出手,但至少已有眾多公司紛紛布局,最近的案例就有鳳凰股份宣布投資5億元設立養老地產公司。養老地產究竟前景如何,引得產業資本爭相進入?
萬科上??偨浝韺O嘉告訴記者,僅上海一地,戶籍老人數量與養老機構床位比例就極不平衡,為330萬比10萬。也就是說,33個戶籍老人中,僅有一個老人有機會在養老院獲得床位,這還不包括大量隨子女入滬的非戶籍老人。這個巨大的缺口意味著上海龐大的養老地產商機。
就全國來說,目前中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人在未來三、四十年將倍增,占總人口比例也會升至三分之一。這個龐大的群體究竟會為市場帶來多大的消費潛力,每個行業領域都在研究,當然,房地產業是所受影響會最顯著。
據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目前我國養老市場的商機大約為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萬億元。在總量巨大的老年人口中,只要有10%入住養老社區,就有可能在未來三年產生至少4500個養老地產項目需求,市場空間可謂巨大。
于是,包括萬科、保利、金地、世茂、碧桂園(資料 圖庫 動態 價格)等在內的眾多一線房企齊齊瞄準養老地產,最早開始調研并開發類似產品的時間可追溯到三年前。今年8月,萬科在杭州首試的高端養老地產項目杭州良渚文化村隨園嘉樹宣布售罄。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開發商嘗試的養老地產項目,將能夠想到的老年服務內容幾乎全部涵蓋。比如,老人臥室電話可一鍵直通社區保安室,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呼叫。又如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醫療,以及常規的餐飲定制、保姆服務、甚至由社區定期與老人子女溝通情況等。一定程度上,開發商希望將老年社區打造成類養老院的服務模式。這正是上述項目得到熱銷的原因,甚至有很多40至50歲的中年精英階層,也購買類似物業,為以后自身養老準備。
目前,房企對養老地產的介入已頗具規模,甚至出現中外合作模式。今年4月19日,遠洋地產與美國最大的養老運營商Emeritus、投資商“哥倫比亞太平洋”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北京共同開發及運營養老設施,并將涵蓋遠洋地產旗下諸多項目。遠洋地產表示,未來十年,養老地產板塊的發展規模將呈幾何倍數擴大,并成為公司的全新核心業務增長點。
養老產業另一個與地產結合的模式是以房養老。近日,國家正式出臺政策,允許個人通過反按揭的方式將自有房產抵押,換得每月固定的養老金收入。不過,這種模式因為以老人最終過世時間為告終標志,一直引發社會多種討論。有市場人士認為,因為老人一般來說是弱勢群體,對其持有房產的估價體系是否合理,直接決定其利益的保障問題,而中國目前房屋估價體制并不健全,市場擔心其中會出現損害老人利益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