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拍賣行行業協會發布2013年3季度經營狀況簡報。報告顯示,2013年1-3季度全國拍賣業成交場次累計41982場,實現成交額累計4169.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38億元,同比增幅33.4%,逆轉2012年全年8.2%的負增長,行業經營緩中趨穩的走勢進一步穩固。
3季度成交創2009年以來最好記錄
統計顯示,2013年3季度全國拍賣總成交額為1660.72億元,與2012年和2011年同比,分別增長20.9%、37.8%,是2009年以來歷年3季度中,成交額狀況最好的一年,見圖2-1。但值得關注的是,成交明顯增長的同時,3季度行業收入較往年仍略有下滑,僅為19.7億元。
機動車和農產品拍賣業務份額持續增長
3季度,機動車拍賣業務成交15.4億元,同比增加23.9%,農產品拍賣業務成交7.23億元,同比增加26%,兩項業務占總業務比例接近1.4%,份額較2012年高出0.2個百分點。
近期,農產品方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中拍協確定了首家茶葉拍賣試點企業,將于11月中旬在武夷山舉行首拍。此前9月份,浙江湖州還首次嘗試太湖蟹拍賣并取得成功,為后續試點工作積累了經驗。
機動車拍賣方面, 9月,中拍協組織國內主要從事機動車專業化拍賣的企業,專程赴北美考察機動車拍賣,效果非常好。伴隨著10月中旬中拍協機動車拍賣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我國機動車拍賣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文物藝術品拍賣調整步調趨穩
3季度,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延續上半年的回調態勢,成交額44億元,同比微跌2.5億元。從前三季度整體情況看,169億元的成交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4億元,降幅7.9%,較上半年(-8.82%)有所收窄。結合上半年“春拍”的情況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調整步調已逐步趨穩。
預計,接下來的文物藝術品秋拍仍將繼續盤整,成交狀況會相對平穩。
金融機構委托業務出現新增長
3季度,金融機構委托業務成交87億元,同比和環比都有成倍增長,標的類型主要是房產、股權、債權等和二手機動車。
其中,山東省業務成交活躍。據了解,年初以來金融機構對山東全省700多億不良債權進行批量處置,僅3季度舉行的專場拍賣就超過30場。銀行等金融機構首選拍賣作為處置不良債權的方式,減少了處置的中間環節,降低處置成本,實現了債權的直接變現和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