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根據官方數據粗略估計,2012年政府和銀行從房地產獲得收入47917億元,占全年房地產業銷售額6.4萬億元的75%,其中土地出讓金占房屋銷售額的40%左右。許教授表示,有的地方政府已準備進行“一房四吃”:一吃土地出讓金,二吃轉讓住房所得20%的個稅,三吃房產稅,四吃遺產稅。
近年來,人們在談論房價高企時,無不將矛頭指向房產商和投機(投資)者,似乎他們就是房價高企的“罪魁禍首”,就是導致普通百姓買不起房的“全民公敵”。誠然,房產商賺得盆滿缽滿是事實,投機者擾亂房地產市場也是實情,但是,政府和銀行所得占房地產銷售額的75%、土地出讓金占房屋銷售額的40%等數字表明,房價高企的主要問題并不在房產商和投機者那里,他們甚至不是房價高企的最大受益者。
房屋也是一種商品,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常識是,政府向一個商品多征稅費,不管是在哪個環節多征,其結果必然會促使該商品漲價,怎么可能反而抑制其漲價?二手房交易20%的個稅,最終會轉嫁給購房者,導致二手房價上漲;而房產稅即使只面向擁有多套住房者征收,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租房者頭上,導致房租上漲,房租上漲又使得更多人加入購房大軍,助推房價上漲。這么簡單的道理,卻一直被調控政策所漠視,讓人匪夷所思。一些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抑制房價,另一方面又想從房地產市場獲得更多收入,世上哪有這樣兩全其美的好事!
土地出讓金已經讓購房者買了一次單,接下來,持有房屋要交房產稅,轉讓房屋要交所得稅,把房子留給后代要交遺產稅……一些地方政府的算盤打得很如意,可問題是,老百姓真的負擔不起??!“一房四吃”揭示了房價高企的真相,這個真相并不復雜,它無疑為下一步的房價調控指明了方向。房價調控該從哪里入手,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