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的、統一市場里,沒有城市會死于高房價。反而超低的房價,意味著一個城市被拋棄了!
這兩天,一篇題為《致終將被高房價拋棄的深圳》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作者對今年以來深圳房價領漲全國的現象,進行了剖析,表達了對深圳未來競爭力的擔憂。
“拋棄”兩個字,想必大家非常熟悉。因為在13年前,深圳也被輿論“拋棄過”。
按照那篇文章的觀點,華為、萬科、招商銀行、中國平安都將離開深圳,深圳將衰落為一個面目平庸的中等城市。換句話說,深圳會淪為“低房價城市”。
但相映成趣的是,到了今天,深圳又被人警告“即將被拋棄”,原因是房價太高了。其實,跟深圳一樣高房價的城市,還有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勉強也算。那么這批高房價城市,會被拋棄嗎?
筆者的看法是,房價高低,是民眾用腳投票的結果。人和錢的存量和增量,決定一個城市的房價高低。
比如深圳,過去5到10年一直是中國三大人口增長中心(北京、上海、深圳)之一,也是三大資金增長中心(北京、上海、深圳)之一。而深圳又是這三大中心里環境最好、交通最好、合法住宅供應量最小的城市。所以深圳成為高房價城市,是必然的。
房價高低,市場會自動調節,不用任何人來擔心。過度的擔心,其結果必然是呼吁政府調節、管控,而政府過度介入的結果,是擾亂市場機制、加劇腐敗。
而且,我還要反問一句,有哪個城市是因為高房價而最終衰落的嗎?也許你會說香港,但香港是一個單獨關稅區,區區1000平方公里的面積,回旋余地小。而且,香港有沒有衰落,假如衰落了是不是因為高房價,恐怕都充滿爭議。
以深圳為例,媒體只看到了房價半年暴漲4成,均價全國第一的事實。但他們忽略了一點:深圳違法建筑面積仍然跟合法建筑面積相當!